浓硫酸的特性
作者:网管
来源:本站原创
日期:2015/7/16 9:52:20
点击:1458
属于:公司新闻
脫水性是濃 硫酸的化學特性,物質被濃 硫酸脫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的過程,反應時,濃 硫酸按水分
子中氫氧原子數的比(2︰1)奪取被脫水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。 ⑶可被濃 硫酸脫水的物質一般為含氫、氧元素的有機物,其中蔗糖、木屑、紙屑和棉花等物質中的有機物,被脫水後生成了黑色的炭(炭化)。 濃 硫酸 如C12H22O11===12C + 11H2O ◎2.強氧化性 ⑴跟金屬反應
①常溫下,濃 硫酸能使鐵、鋁等金屬鈍化。
②加熱時,濃 硫酸可以與除金、鉑之外的所有金屬反應,生成高價金屬硫酸鹽,本身一般被還原成SO2
Cu + 2H2SO4(濃) ==== CuSO4 + SO2↑+ 2H2O
2Fe + 6H2SO4(濃) ==== Fe2(SO4)3 + 3SO2↑ + 6H2O 在上述反應中,硫酸表現出了強氧化性和酸性。
⑵跟非金屬反應
熱的濃 硫酸可將碳、硫、磷等非金屬單質氧化到其高價態的氧化物或含氧酸,本身被還原為SO2。在這
類反應中,濃 硫酸只表現出氧化性。
C + 2H2SO4(濃) ==== CO2↑ + 2SO2↑ + 2H2O S + 2H2SO4(濃) ==== 3SO2↑ + 2H2O
2P + 5H2SO4(濃) ==== 2H3PO4 + 5SO2↑ + 2H2O ⑶跟其他還原性物質反應
濃 硫酸具有強氧化性,實驗室制取H2S、HBr、HI等還原性氣體不能選用濃 硫酸。
H2S + H2SO4(濃) ==== S↓ + SO2↑ + 2H2O 2HBr + H2SO4(濃) ==== Br2↑ + SO2↑ + 2H2O 2HI + H2SO4(濃) ==== I2↑ + SO2↑ + 2H2O ◎3。吸水性
就硫酸而言,吸水性有很多用處,比如很多的氣體都可以用濃 硫酸來乾燥。它是良好的乾燥劑。
這個與脫水性有很大的不同:脫水性一般反應前沒有水,而是H、O元素以個數比2:1的形式形成水,從有機物中出來。 而吸水性則是反應前就有水,只是在此過程中硫酸做了一個乾燥劑的作用。如:
CuSO4·5H2O→(H2SO4)→CuSO4+5H2O,這個反應,就是體現硫酸的吸水性,而不是脫水性,因為反應前有水。
還有在實驗室制取乙烯的過程中,體現濃 硫酸的吸水性,促使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。在一些硫酸作催化劑的反應中,尤其是是濃 硫酸,一般都體現硫酸的吸水性。
將一瓶濃 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,其質量將增加,密度將減小,濃度降低,體積變大,這是因為濃 硫酸 具有吸水性。
⑴就硫酸而言,吸水性是濃 硫酸的性質,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質。 ⑵濃 硫酸的吸水作用,指的是濃 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強烈結合,生成一系列穩定的水合物,並放出大量 的熱:H2SO4 + nH2O == H2SO4·nH2O,故濃 硫酸吸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的過程,吸水性是濃 硫酸的化學性質。 ⑶濃 硫酸不僅能吸收一般的游離態水(如空氣中的水),而且還能吸收某些結晶水合物(如CuSO4· 5H2O、Na2CO3·10H2O)中的水。 ◎4.難揮發性(高沸點):制氯化氫、硝酸等(原理:利用難揮發性酸制易揮發性酸) 如,用固體氯化鈉與濃 硫酸反應制取氯化氫氣體 2NaCl(固)+H2SO4(濃)====Na2SO4+2HCl↑ Na2SO3+H2SO4====Na2SO4+H2O+SO2↑
再如,利用濃 鹽酸與濃 硫酸可以制氯化氫氣。 ◎5酸性:制化肥,如氮肥、磷肥等 2NH3+H2SO4====(NH4)2SO4
Ca3(PO3)2+2H2SO4====2CaSO4+Ca(H2PO4)2 ◎6.穩定性:濃 硫酸與亞硫酸鹽反應 Na2SO3+H2SO4====Na2SO4+H2O+SO2↑ ■稀硫酸
硫酸,化学式为H2SO4。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,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,易溶于水,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。硫酸是基本化学工业中重要产品之一。它不仅作为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,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的国民经济部门。硫酸是化学六大无机强酸(硫酸、硝酸(HNO3)、盐酸(HCl,学名氢氯酸)、氢溴酸(HBr)、氢碘酸(HI)、高氯酸(HClO4)之一,也是所有酸中最常见的强酸之一。 中文名: 硫酸
外文名: sulphuric acid 化学式:
H2SO4
相对分子质量:
98.08 化学品类别: 无机酸
管制类型: 硫酸(*)(腐蚀)(易制毒)(易制爆) 储存:
管制信息
受公安部门管制。 物理性质 1.理化常数
性状:无色无味澄清粘稠油状液体。 成分/组成:浓硫酸98.0%(浓)<70%(稀) 密度:98%的浓硫酸1.84g/mL 摩尔质量:98g/mol
物质的量浓度:98%的浓硫酸18.4mol/L 相对密度:1.84。 沸点:338℃
溶解性:与水和乙醇混溶
凝固点:无水酸在10℃,98%硫酸在3℃时凝固。
2.溶解放热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,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“酸入水,沿器壁,慢慢倒,
不断搅。”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,温度将达到173℃,导致酸液飞溅,造成安全隐患。
硫酸是一种无色黏稠油状液体,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,易溶于水,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。
3.共沸混合物熔点:10℃
沸点:290℃(100%酸),沸点:338℃(98.3%酸)
但是100%的硫酸并不是最稳定的,沸腾时会分解一部分,变为98.3%的浓硫酸,成为338℃(硫酸水溶液的)共沸混合物。加热浓缩硫酸也只能最高达到98.3%的浓度。 4.吸水性
它是良好的干燥剂。用以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,如CO₂,H₂,N₂,NO₂,HCl,SO₂等,不能干燥碱性气体,如NH3,以及常温下具有还原性的气体,如H2S。 吸水是物理变化过程
吸水性与脱水性有很大的不同:吸收原来就有游离态的水分子,水分子不能被束缚。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,其质量将增加,密度将减小,浓度降低,体积变大,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。
浓硫酸化学性质1.脱水性 2.强氧化性 3.难挥发性 4.强酸性
主要用途:用于生产化学肥料,在化工、医药、塑料、染料、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。 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大量硫酸与皮肤接触需要先用干布吸去,不能用力按、擦,否则会擦掉皮肤;少量硫酸接触无需用干布。然后用大量冷水冲洗,再用3%-5%碳酸氢钠溶液冲洗。用大量冷水冲洗剩余液体,最后再用NaHCO3溶液涂于患处,最后用0.01%的苏打水(或稀氨水)浸泡。就医。 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 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用水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。就医。 消防措施
危险特性:遇水大量放热,可发生沸溅。与易燃物(如苯)和可燃物(如糖、纤维素等)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,甚至引起燃烧。遇电石、高氯酸盐、雷酸盐、硝酸盐、苦味酸盐、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,发生爆炸或燃烧。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。 有害燃烧产物:二氧化硫。
灭火方法: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。
灭火剂: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避免水流冲击物品,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。 泄漏应急处理
应急处理: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
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防酸碱工作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防止流入下水道、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。小量泄漏:用砂土、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。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 危险性概述
健康危害:对皮肤、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。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、结膜水肿、角膜混浊,以致失明;引起呼吸道刺激,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;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。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;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、腹膜炎、肾损害、休克等。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、重者形成溃疡,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。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,甚至角膜穿孔、全眼炎以至失明。慢性影响:牙齿酸蚀症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和肺硬化。
环境危害:对环境有危害,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。
燃爆危险:本品助燃,具强腐蚀性、强刺激性,可致人体灼伤。 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。
健康危害:对皮肤、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。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、水肿、角膜混浊,以致失明;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,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;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。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。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、腹膜炎、喉痉挛和声门水肿、肾损害、休克等。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和肺硬化。 毒性:属中等毒性。
危险特性:与易燃物(如苯)和有机物(如糖、纤维素等)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,甚至引起燃烧。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,放出氢气。遇水大量放热,可发生沸溅。具有强腐蚀性。 燃烧(分解)产物:氧化硫。 操作处置
密闭操作,注意通风。操作尽可能机械化、自动化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全面罩),穿橡胶耐酸碱服,戴橡胶耐酸碱手套。远离火种、热源,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远离易燃、可燃物。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。避免与还原剂、碱类、碱金属接触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稀释或制备溶液时,应把酸加入水中,避免沸腾和飞溅。
◆物理性質
無色透明液體。熔點較低。 ◆化學性質
◎可與多數金屬(比銅活潑)氧化物反應,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; ◎可與所含酸根離子對應酸酸性比硫酸根離子弱的鹽反應,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弱酸;
◎可與鹼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;
◎可與氫前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反應,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氫氣; ◎加熱條件下可催化蛋白質、二糖和多糖的水解。